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抢险英雄谱

抢险英雄谱 | 急先锋、修理工、主心骨......老兵的“百变”身份——杨尚伟

来源: 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集团  日期:08-15  点击:2051  属于:抢险英雄谱

杨尚伟,中国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三局重庆公司救援基地侦测处置分队书记,先后参加过2007年宣汉天然气抢险、2008年“5·12”汶川地震抢险、2013年芦山地震抢险、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抢险、2023年京津冀地区特大暴雨灾害、甘肃积石山“6·2”级抗震救灾等抢险救援任务。2023年11月,因在京津冀抗洪抢险中表现出色,被集团表彰为“抗洪抢险先进个人”,2024年5月,被应急管理部授予“嘉奖”奖励。

现场的“急先锋”

2023年8月初,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包括京津冀在内的华北地区大雨滂沱。海河流域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五大水系21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6条河流超保、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而海河流域75%的洪水要从天津下泄入海。

8月1日晚21时,“嘟嘟嘟...”一声紧急集合哨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老孙,天津的装备准备好了吗”,“谭总,上次计划的保障物资你这边一定要准备好”,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杨尚伟边下楼边联系设备供应商,行动保障两不误,这也是他二十年来的应急经验,6个小时,他便在京津冀地区联系了13家供应商,提前准备救援设备68台(套)。

次日凌晨3时,联络沟通和键盘敲击的声音盖过了盖过了窗外高速车辆穿梭时的呼啸风声。“现场人员编组要注意工种间配合,装备分组要结合人员编组情况,第二梯队到哪里了,老孙再增加几台装备...”,嘴上停不下来的杨尚伟手上也没停下来,巡堤方案、巡堤抢险技术手册、堤防抢险技术知识、人员编组、装备分组等现场技术安全手册共2类7册已经通过微信群传达到每位队员手里,为队员们巡堤排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

抵达现场后的杨尚伟便带着他的两样宝贝(作战部署图、工作手册)开始了巡堤任务。不离手的工作手册是他的“宝贝”,水位、点位、巡堤路线、处置情况等都可以在本子上找到,70多页纸清晰记录了每一天的防汛工作。而他撰写的《大清河防汛工作日报》《大清河防汛工作情况》更是为指挥部分析研判灾情提供了有力依据。

这已经是杨尚伟2023年参与的第11次抢险任务。

行走的“修理所”

说起杨尚伟,大家通常想到的是他在一线身先士卒的画面。但是他也是一位特殊的“医生”,修理箱就是他的“医疗包”。

在过去的21年工作生涯中,杨尚伟一直将设备视若珍宝,每天都保持做记录的习惯,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都逃不开他的笔端。在他5万多字的维修日志中,记录了数十种救援装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与排除方法,也见证了救援装备的发展。

“碰到类似的故障,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可以及时排除,记录做得越细,后续一些新机长、新队员能多了解一些故障怎么来排除。”杨尚伟说道。

2023年12月,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全体救援人员奋战了整整13天,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而在救援中,最低温-15°的寒冷环境,不仅对救援人员是一种挑战,对装备也是一种挑战,大量装备因严寒出现故障。作为现场经验最丰富的装备技师,杨尚伟自然扛起了现场抢修这份重担。

在当时救援的一个多星期里,每天陪伴杨尚伟的,是各种损坏的车辆和装备,他在车辆底盘下一躺就是几个小时,脖子仰得发硬,双手冻得发麻,总是两手油污。经过连续奋战,杨尚伟成功抢修救援车辆6台、其他救援器材20余件套、保养重机12台,为抢险救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一天最少要干十来个小时,夜班休息结束后就去排除故障,解决问题,有时刚躺下去电话就来了,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要马上赶到现场,不间断地来回跑”杨尚伟说。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凭着一股钻研劲,杨尚伟研究掌握了十余种救援车辆和特种装备日常维修检测、维护保养技能,练就了一身精准排除故障的过硬本领,“一套修理箱,修遍全装备”,成为重庆基地行走的“修理所”。

分队的“主心骨”

自2022年担任分队主官以来,杨尚伟全身心投入到分队建设上,日常工作做表率、作风纪律当标杆、训练场上站排头是他一贯的写照。

“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身为一名分队长,我就要带头把技能练会练精,当好队友们的‘好大哥’。”杨尚伟常说。

作为基地为数不多的“全能”教员,杨尚伟一直都是叫得响的骨干力量,平日里的他爱动脑、爱钻研,心思几乎都扑在研究各类装备操作维修以及课目训练上。他不论是参与,还是组训,都是让其他队员敬佩的行家里手。

2023年7月,基地在执行重庆市万州区极端降雨抢险救援时,在连续几个小时的长途机动后,杨尚伟便带队携带救援装备徒步行进。经过两个多小时行进,眼看就要抵达任务点,可前方连续滑坡体以及随时都在滚落的落石让他们不得不停下脚步,就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跟我来!”杨尚伟在观察完现场地形后,迅速对大家喊道。

队伍最终在预定时间前抵达目的地,可现场的情况让他傻了眼,将近50米的高差和接近40度的岩质滑坡体极不稳定,延伸坡面高低不平,加之受灾区域道路崎岖狭窄,山高路险,且道路塌方点多、路基垮塌,大型装备进入现场十分困难,更是给救援难度上了几个台阶。

可是杨尚伟并没有退缩,看着面前的滑坡体特性和灾情侦测图,“削坡减载、打通道路、单机直突、人装结合”的处置战法已浮上心头。

“小谭,通知挖机沿滑坡体单线突进打通抢险通道。”

“老刘,你带留守人员做好现场后勤保障及安全管理。”

随即,杨尚伟便带领攻坚分队徒步上山开始人员搜救,分不清湿透的救援服上是汗水还是雨水,但他还是冲锋在最前方,连续奋战两天,最终在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下,成功搜寻到最后一名失联人员。

“遇事找老杨,万事不用愁”,这是队员们私下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分队里的“主心骨”,也成了杨尚伟的别样称呼。

从“橄榄绿”到“救援红”,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军人的姿态,二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哪里有危险他就战斗在哪里,用青春和汗水、奉献与担当,书写着绚烂多彩的人生篇章。